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查看: 7885|回复: 2

[灌水] 灌河名称的由来

[复制链接]
reless 发表于 2010-7-11 20:59:2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从“灌口”到“灌河口”看灌河名称的由来
灌河名称由来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。灌河本名“潮河”或“大潮河”,因与南潮河相对,又名“北潮河”。称为潮河,顾名思义缘于潮汐河流。取名“灌河”是由“灌口”逐渐演变而来的。
灌口,元明时为海防要地和通商口岸,上承古遏蛮河,清代已被黄河水冲淤湮没,在今灌南县百禄镇与响水县小尖镇之间。《辞海》注曰:“灌,注入”,“口,出入通过的地方”。灌口,即众水汇归入海的河道。光绪元年《安东县志》记载,古遏蛮河过泸沟一帆河合七里河团堰河由灌口下海。明代,沿海地区带有“口”字的河流较多,《明史·河渠志二》载:“有灌口者,视诸口颇大”,“万历二十四年(1596年),开桃源黄坝新河,起黄家嘴至安东(今涟水)五港、灌口,长三百余里,分泄黄水由灌口入海,以抑黄强。”武同举《江苏水利全书》说:“按黄坝新河之道,必经安东县西东中之涟河,从灌口下南潮河入海,自是涟河水道有变,南潮河渐淤,又经清代黄河灌淤南潮河为平地,遂以北潮河海口为灌河口”。元明时,随着海岸东徙,灌口入海口也在向东伸展,南潮河就是灌口向东伸展的河道,明末清初,南潮河长六十余里,东北流至陈家港附近与北潮河合二为一。两河何时在陈家港附近汇合,没有文字资料记载,根据灌河口海岸历史演变推测,应在明代中叶以后。南潮河何时淤塞,《江苏水利全书》有明确记载:“康熙三十六年(1697年),黄河决安东时家口,南潮河淤成平陆”。严格地说应是陈家港以上的南潮河淤塞。武同举《江苏水利全书》所云,阐述了南潮河因上接灌口,其入海口得名灌河口,南潮河在陈家港以上淤塞后,原与南潮河共港入海的北潮河入海口仍叫灌河口的事实。清《嘉庆海州直隶志》、光绪元年《安东县志》图中潮河入海处标注“灌河口”,也就是武同举所说的原因。这些史籍中称潮河海口为灌河口,说明先有“灌河口”后有“灌河”之名。今响水县境内的南潮河是1949年循原南潮河故道挑挖的排水河道。
“灌河口”之名最迟在明末就有了,如光绪十一年《阜宁县志》记载,明崇祯七年(1634年)至十年(1637年),张应龙任“灌河口把总”,严防倭寇及海盗骚扰。清乾嘉以后人们开始由灌河口往西称潮河为灌河了,如嘉庆十二年(1807年)徐端《挽河归海疏》中有“黄河北岸,佃湖迤下,由灌河归海一路……”的记述。嘉庆十三年(1808年)《吴 疏略》中有“灌河海口与开山相对”之句,但那时所说的灌河,还不是指东三岔以东的整个潮河,与今天所说的灌河有很大区别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逐渐把整个潮河改称灌河。至今灌河两岸群众还习惯地把灌河叫着“潮河”或“大潮河”。
xiangshui 发表于 2010-7-11 21:24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至今灌河两岸群众还习惯地把灌河叫着“潮河”或“大潮河”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海宝 发表于 2010-7-12 10:25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好像比较习惯说灌河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我的响水 ( 苏ICP备10011560号-1

苏公网安备 32020602000220号

GMT+8, 2024-5-6 11:00 , Processed in 0.124800 second(s), 21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